立德树人践初心 铿锵玫瑰展芳华
她们是女儿、是妻子、是母亲,更是默默耕耘在教书育人一线的光荣的人民教师,她们以女性特有的爱心与温情培育学生成长成才,以钢铁般的意志攻克科研道路上的重重难关,她们舍小家为大家,在学院教学、科研、学科建设、社会服务等方面倾注了大量的智慧与汗水,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对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,用骄人的业绩谱写了立德树人华美乐章。她们就是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“巾帼教研团队”。
团队有女教工13人,正高级职称5人,博士学位10人,1人博士在读,中共党员7人。11人担任班主任,3人在河南省教育系统技能竞赛中获奖,2人获得“河南省优秀共产党员”荣誉称号,10人次获得“郑州市优秀教师”“女教工建功立业先进个人”等荣誉称号。
她们所在专业获批“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”、“ 国家级特色专业”、河南省高等学校“专业综合改革试点”,通过“工程教育专业认证”,被评为“河南省优秀教学团队”、“ 河南省优秀基层教学组织”。2020年度被河南省教科文卫体工会委员会评为“女职工先进集体”。
一、爱岗敬业,孜孜以求
李亚东、闫春绵、杨光等几位老师已在学校工作了三十余年,从青葱年少到两鬓斑白,她们把最美好的青春年华都奉献给了三尺讲台。如今,接近退休年龄,她们依然坚守在教学一线,带着年轻教师研究教学方法,帮助年轻教师改教案,她们说“要把自己所有的技能都传给年轻人,这样才能放心地离开工作岗位”。2021年,李亚东老师身患重病却坚持上课,她一边擦拭额头的汗珠,一边依旧用沙哑的声音,一遍又一遍讲述知识点,台下助教的崔静、王明花两位年轻教师和班级所有的同学被她的敬业精神感动。
巾帼教研团队的每位老师都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女性特有的细心、执着对待每一份工作,在同事的眼中,她们擎起的何止“半边天”。
二、春风化雨,爱生如子
2019年夏天,正在备战考研的16级学生小王突发疾病住院,何领好老师立即冒着酷暑骑着电动车到医院看望。在何老师帮助、鼓励下,小王重振信心顺利考取了研究生。2021级一个新生要退学,刘瑞雪老师多次与她促膝长谈,细心讲解行业发展趋势,每次刘老师把她送到宿舍楼下才肯离开,最终这名同学树立了学业目标,取得优异成绩,一个年轻人的美好人生路也由此展开。
这样的故事在巾帼教研团队中还有很多,近五年,她们帮扶的学生超过500人次,与学生交流谈心1万余小时,被学生亲切地称作“妈妈”“姐姐”,成为学生最信赖的师友。
三、潜心科研,服务社会
寒来暑往,日出日落。她们高质量完成教学工作的同时,一直保持着对科研的热情与坚持。她们几乎没有周末、没有假期,实验室的这边指导学生做实验,实验室的那边却常常是她们的孩子乖乖地写着作业。她们中有省特聘教授、省教育厅学术带头人、省高校创新人才、省骨干教师,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项,河南省杰出青年基金、河南省优秀青年基金项目、科技攻关等省部级项目20余项,企业委托项目10余项。
李亚东等几位老师作为河南省塑料协会的专家委员,积极参与河南省加快白色塑料污染治理、建立可降解塑料产业园生产研发基地的相关工作。张晓静等几位老师走进福利院、济源山区,关爱特殊儿童成长。在2021年防疫抗洪中,积极参加“疫情防控”“灾后重建”等志愿服务活动。她们团结奋进、爱岗敬业、无私奉献的精神感染和鼓舞了广大师生,在学院范围内形成了显著的示范效应。
一花独放不是春,百花齐放春满园。郑州轻工业大学像她们这样的女教师还有很多,教学、科研、管理、后勤服务……她们数十年如一日,在每个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,以女性特有的坚韧、宽厚与温情推动了学校事业的蓬勃发展,书写了教育事业的华美篇章。